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圆点资讯 > 典型案例

圆点资讯

预约留言

姓名
电话
时间
  • 温馨提示:
  • 工作日:9:00-21:00
  • 周六/日:10:00-17:00

假“班主任”潜入家长群,骗走红包2万5!

时间:2021-04-09点击量:

图片

基本案情


学校的班级群为家校沟通提供了快捷的平台,但在方便大家的同时,骗子也盯上了班级群,家长们一定要擦亮眼睛,因为假“班主任”可能就潜伏在你的身边。近日,铜山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诈骗分子冒充“班主任”,在班级群以收取资料费、复印费之名实施诈骗犯罪的案件。


“班主任”收费后退群


“各位家长,快停止转账,有人冒充我的微信账号!”2020年7月晚,铜山某小学六年级班主任王老师发现,其所带班级的微信群里不停的有家长发红包。王老师翻阅聊天记录,发现群里有一个和自己相同头像、昵称的人,冒充自己的身份发布了收取资料费、复印费合计200元的假消息,并不断催促家长尽快交款。不少家长信以为真,直接按照要求在群里发了红包。等真正的班主任出来辟谣时,已有20名家长发了红包,共计4000元,“假班主任”眼见身份暴露,直接退出群聊。随后,班主任和受骗的家长立即报警。


这位“假班主任”,又是怎样混进班级群的呢?


据该班学生小崔陈述,当天晚上,他在快手上看到有人免费出借高段位游戏账号,便询问对方情况。对方表示自己只免费借号给学生使用,小崔提供班级群的二维码证实自己的身份即可。随后,“假班主任”便通过小崔提供的二维码进入班级群,更改头像、昵称,伪装成班主任,在群里发布收费的假通知。


法院判决:冒名“收费”行为已构成诈骗罪


铜山法院经审理查明,2020年7月至8月,被告人陈某、车某等人结伙,在互联网上通过快手等平台,发布免费向在校学生出借高级别王者荣耀账号的信息,骗取在校学生的信任,进而骗取学生所在班级群的微信二维码进入该班级群,在群内冒充老师,以收取学习资料费、复印费合计200元的名义,骗取多个班级共计70余名家长的钱财25000余元。到案后,陈某、车某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系坦白,并悉数退缴违法所得。


铜山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陈某、车某结伙,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互联网络,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均已构成诈骗罪,遂分别判处两人有期徒刑一年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2000元,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0000元。目前判决已生效。


法官说法


法官介绍,不法分子往往会趁上课或休息时间作案。只需下载头像、复制昵称即可快速创建高仿账号,利用时间差,让老师不能及时发现,迷惑性极强。老师在建家长群的同时,务必将QQ群、微信群提升安全设置。“加群方式”为需要验证消息,“访问权限”设置为非群成员不得进入。另外,老师在接到家长加QQ、微信的请求时,务必要加强防范,确认家长的真实身份后才可以通过请求。


家长更要学会分辨信息真假,不管是在微信群还是QQ群,家长在收到任何扫码支付费用的消息时,切勿急于汇款,一定要直接与老师或校方核实真伪。


这类骗术并不新奇也不高明,骗子看准了学生家长对孩子老师普遍信任,一般不会太过防备,这也是他们频频得手的原因。法官提醒大家,如发现被骗后,不要退群,不要删除记录,固定好证据,及时到公安机关报案,切实保护您的“钱袋子”。





来源:徐州市铜山区人民法院  李梦瑶 江苏高院

上一篇:​20岁女孩需养三个弟妹欲轻生,姐姐有义务抚养弟弟吗? 下一篇:圆点所张孝明主任参加徐州市人民检察院队伍教育整顿开门纳谏座谈会

微信二维码